天津港8.12瑞海国际物流公司危险、有毒化学品爆炸的反思
8月12日晚11:20左右,天津港国际物流中心区域内瑞海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
截止到8月20日:
危化品种类,包括 氰化钠、钾、钠、氯酸钠、硝酸钾、烧碱、硫化碱、硅化钙、三氯乙烯、氯碘酸等,爆炸区仓库里有危险品七大类,40种左右,2500吨。主要是氧化物、易燃物体和剧毒物三大类。其中剧毒的氰化钠700吨。
遇难者114人:其中,公安消防人员19人、天津港消防人员34人、民警7人、其他人员41人,未确认身份13人。
失联者65人:其中公安消防人员5人,天津港消防人员44人,民警4人,其他人员12人。
伤员677人:目前共有住院治疗人员677人,其中危重症伤员56人,累计出院107人。
1.7万户房屋受损:17000多户家庭的房屋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涉及170多家生产企业,3万多人受到影响。瑞海公司实际控制人于学伟等10名负责人,在事发第二天,即13日早上7点就已被警方控制,其中包括瑞海国际实际控制人于学伟、董事长李亮、副董事长董社轩(又名董蒙蒙)、副董事长曹海军、财务总监宋齐、总经理只峰、主管安保副总经理尚庆森、副总经理刘振国、操作部长贝胜强和李某某。
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杨栋梁接受调查。
这次事故带来的人员财产的损失十分巨大。
为什么在经济高度发达的天津滨海新区会发生这么重大事故。除去腐败、垄断等原因外,从技术上分析,是否有可能避免这次事故的发生?
台湾“燃太”的很多客户都是做消防和仓储、物流的,为此针对这次事故我们请教了同业人员。他们认为这次事故,在管理上问题很大。他们在安全防护上采取了以下措施:
1.有毒、有害、危险品、化学品仓库采用TN901/TN907红外温度传感器组成了实施监控网络,当温度升高的时候,红外温度传感器可以不用接触在一秒钟之内把温度数据送到监测控制系统中。在事故发生前进行处置。
2.易燃品仓库除了按照红外测温温度传感器外,还采用ZG01/zg05二氧化碳传感器通过485总线组成监测网络。当仓库内部出现氧化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后,可以马上通知仓库监测系统。
3.仓库管理员配备“燃太”TN425手持红外测温仪定时到在仓库内部进行人工温度检测。做到双保险。
4.公司值班管理人员备有“燃太”TIM03红外热像仪进行巡检。确保万无一失。